海域碧波蕩漾,特產豐富。島上奇石聳立,風光秀美、神水泉、祭禮臺、香爐石等自然景觀與現代建筑碼頭、亭閣融為一體,使人流連忘返。
乘船觀光、篝火晚會、趕海拾貝、休閑垂釣等旅游項目,深受廣大游客喜愛。
相關故事編輯
不管女大學生、白領圈子,互聯網基因過重的氛圍,開啟了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只可惜求勝心切,用力過猛,最近 桃花島風情園,桃花島風情園旅游攻略,桃花島風情園旅游景點事情引爆全場。不過坦率的講,我也是在網絡上收集下面內容。相傳八仙得道遨游塵世,又過百年臨值王母萬壽之期,眾仙相約龍山渡海赴瑤池祝壽,藍采和所持白玉花藍附落海中,被龍王之孫摩昂、摩閏拾到,藍何二仙前去討要,昂閏不思歸還,由此引起事端動干戈。事畢八仙欲歇,見此處海珍豐碩,頓生食欲之興,齊曰:“龍山有一石泉,誰能取之。”話音未落,只見鐵拐李先生占石喊道:“神水泉來也。”果然,一石泉立現,口大如斗,其深莫測,金石環繞,紫光香浮于外,水尤清冽,眾仙心喜,圍泉暢飲。何仙頭戴桃花被呂仙戲落泉中,隨呼曰:“此乃桃花神水也。”
眾仙大笑,即起一陣清風,八仙過海而去。從此龍山石泉變為無底洞,有落物從東海浮出之說,故稱海眼,此泉稱之桃花神水泉,曾譽扶正祛邪之名,歷代不乏香火。
旅游景點編輯
桃花島俗名:“逃活欄”,位于黃海之濱,太公山下,是日照市內的一個主要旅游景點,該島隸屬于東港區秦樓街道桃花島村,距岸1000米,海拔406米。桃花島四周是巖石構造,漸近島心是綿延數百米的海沙,島中心有一甜水小泉,島上各種植物茂盛,繁殖著藥用的土元(俗稱土鱉),并生長著一種近似桃樹的灌生喬木。近年來,人工種植的桃樹每到春天鮮花盛開、鳥語花香。[1]
全島東西寬500米,南北長700米,面積350000平方米,80%為巖石,經上千年海浪的淘鑿,形成了各具形態、怪石矗立的天然景觀,古跡有梳妝臺、祭禮臺、香爐石、試劍石、天女洗澡池等。周圍的巖礁上生長著品種繁多的海螺、牡蠣、海星,吸引著眾多的游人來此觀賞游玩。相傳古時南夷進犯此地,安北王率兵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落北而逃。當逃至此處時,對面大海擋住,后有追兵,仰天長嘆之際,發現隔水有一小島,便緊勒坐騎烏龍馬韁,直沖小島而去。待追兵趕到時,只見海霧彌漫,海水暴漲,追兵以為安北王已投海自絕,便退兵而去。翌日,退潮后,安北王騎馬泅渡到岸,并許愿在島上修建海神像和坐騎烏龍馬像,但因戰亂,此愿未能實現。其后人每年來此祭祀,故取名此島為“逃活島”以示紀念,后演變為“桃花島”。
園區發展編輯
改革開放以來,桃花島村根據自己的優勢,于93年開發了桃花島,在島上養殖著鮑魚、海參、梭子蟹,并在島附近海域散養著海參、鮑魚、雜色蛤、牡蠣等海珍品。
同時,在桃花島海岸西側修筑了漁業碼頭,并建成了神水泉、逢生閣、觀濤亭等景點。桃花島人將加大開發力度,豐富桃花島文化,使桃花島成為一個集天然生長、水產養殖、觀光旅游、民俗風情、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目前風情園購置了豪華游輪和12條游艇,總客位達300個,新建了6000余平方米的停車場,設置了60余個購物柜臺,還設有3星級沖水廁所、游客服務中心和辦公場所。游客登上桃花島漁港碼頭,可參觀漁船作業前的漁需配給、漁船歸航后的臨港卸貨、漁民修補漁網等情景,了解海洋和漁業生產知識;游客乘船登上桃花島,可盡享漁島風情,漁港風情和漁家民俗風情。
改革開放以來,桃花島村根據自己的優勢,于93年開發了桃花島,在島上養殖著鮑魚、海參、梭子蟹,并在島附近海域散養著海參、鮑魚、雜色蛤、牡蠣等海珍品。
同時,在桃花島海岸西側修筑了漁業碼頭,并建成了神水泉、逢生閣、觀濤亭等景點。桃花島人將加大開發力度,豐富桃花島文化,使桃花島成為一個集天然生長、水產養殖、觀光旅游、民俗風情、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交通信息編輯
內部交通
塊頭
只能從桃花島村碼頭(36路可到)坐快艇到桃花島,桃花島村碼頭靠近山海天,在萬平口北面6公里處;
外部交通
自駕
京福高速—日東高速—日照第一個出口下—迎賓路東行—海水浴場—北行,至沿海路,行駛約10公里—景區指示牌,即可到達景區,約需25分鐘
調查數據顯示,桃花島風情園,桃花島風情園旅游攻略,桃花島風情園旅游景點事件最近占據各大頭條,不可避免小編也為此在網上收集相關知識,轉告大家,僅供參考。悠久的歷史文化賦予桃花島幾許傳奇的色彩。隨著內地版《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西游記》新版等影視劇的拍攝,以及全國第一座海島影視城--射雕旅游城的建成開放,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桃花島,領略影視文化的魅力,體驗武俠文化的情趣。桃花島上,處處是對對情侶,這里的確是個適合談情說愛的浪漫之地,難怪新《西游記》"悟空"只羨鴛鴦不羨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