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季度全市經濟總體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態勢,主要表現為“開門紅”、韌性強、結構優、趨勢好四大特點。
在全國、全省部分指標比1-2月份回落的局面下,日照逆勢而上,有18個指標實現回升,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比上年提高5.6個百分點,增速在全省排名比上年提升3個位次。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比上年提高7.0個百分點,增速在全省排名比上年提升1個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8%,增速在全省排名比上年提升12個位次。
今年以來,日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工業經濟順利沖出“黑障區”,經濟發展“壓艙石”進一步筑牢。一季度,36個工業行業大類有2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80.6%。五大主導行業產值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鋼鐵行業增長6.7%,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6.8%,石化行業增長117.7%。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3:42.0:54.7。從工業領域看,新動能加快成長,產業升級步伐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0%,醫藥制造業增長76.2%,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2.1%,遠遠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投資領域看,投資不斷向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四新”投資占比提高幅度、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從收入質量看,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2%,居全省第2位。
在發展趨勢方面,一季度大項目投資拉動作用明顯,新開工項目個數、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不斷加快,增長潛力加快集聚。新增納統“規上”企業95家,總數達到2749家,增長18.1%。其中,新納統批發、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長27.5%、40.3%,分別拉動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增長3.4、1.3個百分點。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34.8%,高于全省10.8個百分點,居第2位,為經濟穩定增長注入新活力。
總體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成效不斷顯現,實現了“開門穩”“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