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西施舌與毛主席之間還有過一段趣事,那還是1956年冬季,毛澤東到山東視察,住在濟南。有一天,老人家把孔益千叫到身邊,詼諧地說:"山東好啊,山東出西施舌!"孔不知道什么是西施舌,答非所問地說:"山東是好啊,有山有水,名勝古跡多,還有沂蒙山等革命老區。"毛澤東笑著說:"我不是說這些,我是說山東生產西施舌。"接著又解釋:"西施舌生長在日照縣海邊上,好吃的很吆!"孔如夢方醒,老人家是想品嘗山東的西施舌啊。立即報告省委負責接待的同志。省委秘書長馬上安排日照縣委到指定的海邊上捕撈西施舌,裝在鐵皮箱里,用吉普車星夜送至濟南。到交際處時,天剛拂曉,即安排廚師做好。老人家吃后盛贊道:"西施舌太鮮美了!"
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以糯米粉為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壓制成型,湯煮或油煎均可。這種點心特色顏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此餐,還有一道以海鮮貝類牙蛤或沙蛤制成的湯類,也被子賜以“西施舌”的美名,相傳唐玄宗東游嶗山時,廚師給他做了這道湯菜,唐玄宗吃后連聲叫絕?梢姶瞬嗣牢斗峭岔。
這道湯菜,湯汁膩滑,品質爽滑,味道鮮美,有“天下第一鮮”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