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陌生的小城,總會讓來往的過客,或匆匆或漸漸,讓來著感到一種莫名的安慰并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融化你所有的不安。在小城里,陌生人沒有給過我一支蘭州,也沒有給我一杯酒,卻用一陣風和一捧陽光讓初到小城的我,漸漸熟悉,感受它接納我時的包容。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小城日照,擁有著我都海邊小鎮所有的美好和幻想,也滿足了我對小城美麗感受的所有渴望。日光初照,讓習慣醒的早的我在拉開窗簾后能早于別人感受第一縷陽光穿透掌心,陽光慢慢到達陽臺,從路邊撿的小綠植此時也開始伸伸懶腰活起來,我用手碰它一下,調戲它一下,算是和我一起共享陽光感受快樂的獎勵。小城,小小的,也讓人感覺遠遠的,大概是讓我多走走吧。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帶著小背包,包里沒有很多的東西,手機耳機和必備的一些東西,就這樣隨時出發,說走就走。拿好準備好的一元錢,坐著公交,選擇車廂后邊靠窗的位置,旅行也就開始了,觀賞車窗外的景象,看著這個我不太熟悉的小城。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走走停停,風景換了又換,現代的大廈拔地而起,傳統的小村落分落其中。我突然記起,有人曾問過我“你們文科生是不是都喜歡歷史底蘊豐富的城市,比如西安?”,我清清楚楚地記得我的回答,我說,我喜歡的是傳統和現代和諧共存、并行不悖的地方。小城日照也許就是這樣吧,傳統村落中有時會驚現現代建筑,現代建筑群里擁有著小小的傳統的村落,它們和諧,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小小的日照小城,有著大大的胸懷,它包容著、接納著并且溫柔的對待著,同時也保留著小城獨特的韻味。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在小城日照,我最喜歡這里的街道、天空和海風。走在街道上有著獨特的味道,比如春日,輕嗅萬物萌生的活力氣息;比如夏日,感受濃蔭與烈日交匯的奔放;比如秋日,在鋪滿落葉的街道上能聽到咿呀咿呀的音樂聲,這種節奏感也讓人沒來由的感到開心;逃不過的冬日,不太冷的冬日,走在街道上,空蕩蕩地,聞到空氣中的清涼和似乎有海水味的濕潤,這是小城日照的專屬味道。街道窄窄的,人行道和行車道分叉而行,街道和綠化緊緊相擁,經常性的走著走著就到了一個公園,或大或小。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日光初照,多數人愛著日照的陽光、海灘和海水。我卻不一樣,喜歡著有點不合世流的天空。手機相冊里,有很多關于小城的天空,明暗奔放各有態度。藍天、白云、紅墻、綠樹是我眼中小城的美麗,小城的天空一如這里的大海和小城的居民,藍的純粹,藍到透明極致,藍到純潔。也許是喜歡看家鄉的天空,每次抬頭望著小城純粹的天空都讓我想到家鄉溫暖,讓我安心。悵然沉醉在這樣的天空中,遐想中,水天一線,我都愛。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有人稱日照冬日的風為妖風,在我感受過之后,也就慢慢適應,適應之后,更喜歡這里的風。初至小城日照,也許是命運使然,拋開這個虛幻的說法,更多的因素也許就是這一片海,純凈的海。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初秋時節,小城還沉浸在夏季的熱氣中,氤氳著不愿出來,海水在陽光下有著別樣的光,海鷗的聲音在遠處傳來,充斥耳畔的便是海風吹拂海水的聲音,也許是沒真正見過海,也許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片海,這種唯美讓我震撼的說不出話。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靜靜地站著,感受海水和沙子此起彼伏的拂過腳面,聽著、感受著大海帶給我的感受。這就是我初到小城海邊的寫照。小城日照的沙子很軟,我一步一步的走,沙子輕輕地粘上我的雙腳,等到真正奔跑起來,腳心癢癢的,笑聲灑了一路也不過如此吧。不管女大學生、白領圈子,互聯網基因過重的氛圍,開啟了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只可惜求勝心切,用力過猛,最近日照|很不巧,我在這等你哦事情引爆全場。不過坦率的講,我也是在網絡上收集下面內容。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大片的沙灘,大片的大海,小小的我在這里有這小小的快樂,這些快樂暈染這獨特的日照藍。我告訴過一個朋友,要是不開心了,就來小城日照,它的包容定會擁抱你的心酸。我不知道朋友是否還記得,也許早就忘卻。純凈的海風、純凈的大海安置了浮華的勞累的心靈,讓它可以好好的修整。
日照|不巧,我在這等你
來小城日照,背囊里別帶太多東西,不用想太多。來這兒,只要帶著你的純粹,也許還有你疲憊、受傷和痛苦,我在小城日照,等著你來,讓你卸下這些沉重的枷鎖,放下一身疲憊。
兜兜轉轉,到了日照。真是不巧,我在這兒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