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日照信息港(http://www.drugandalcoholrehab.net/)服務大家,歡迎分享傳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將為您信息免費推廣,現在免費注冊會員,即可免費發布各類信息。
關閉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日照新聞資訊 » 美食特產 » 正文

日照特產-杜鵑花

發布日期:2017-01-20
核心提示: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杜鵑花是日照著名的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杜鵑花是日照著名的植物之一。全世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余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重慶西南,酉陽、秀山等地,盛產杜鵑花,大多都叫映山紅。杜鵑花有和血,調經,祛風濕。治月經不調,閉經,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的功效。日照信息港rizhao6.com宣傳報道
 
杜鵑花形態特征
杜鵑花是落葉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纖細,但也有罕見粗壯的分枝,國家5A級風景區《百里杜鵑》保存著最原始古老的杜鵑林,這里的杜鵑歷來以花朵大、花艷、樹大而著稱,隨著人們對這片原始杜鵑林的重視在2010年相繼發現幾株粗壯的原生杜鵑樹。此樹為2010年調查發現,地徑92厘公分,樹共有椏枝十枝,樹高近7米,十個椏枝單個直徑平均近20公分堪稱中國杜鵑花之王。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葉脈為羽狀網脈,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ㄑ柯亚蛐,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2- 3 (-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花藥背著藥著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ㄆ4-5月,果期6-8月。
 
杜鵑花分布范圍
中國分部
廣布于長江流域各省,東至臺灣、西南達四川、云南[1];湖北麻城擁有中國最大的古杜鵑花群落,已被上海吉尼斯總部獲批;在長白山區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地區等都有大量分布。
世界分布
杜鵑花在全世界約有960余種,亞洲最多約850種,北美洲24種,歐洲9種,澳大利亞1種,中國約占560種,占全世界種類的59%[1]。我國的橫斷山區和喜馬拉雅地區是世界杜鵑花的現代分布中心之一。
 
杜鵑花花開周期
在自然養殖條件下,春杜鵑花期大都在4~5月;夏杜鵑花期在5~6月間;春夏杜鵑花的花期在春夏鵑之間;花期可持續一月以上。
杜鵑花物種分類
杜鵑花品種繁多,叫法五花八門,多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由于來源復雜,在中國尚無統一的分類標準,常用的杜鵑花分類方法有以下4種:
1.按花色分
杜鵑品種可分為紅色系、紫色系、黃色系、白色系、復色系及其他等系列。
2.按花期分
杜鵑品種可分春鵑、春夏鵑、夏鵑和西鵑。春天開花的品種稱為春鵑,春鵑又分為大葉大花和小葉小花兩種;6月開花的稱為夏鵑;介于春鵑和夏鵑花期之間的稱為春夏鵑;而將從西方傳入的單獨列為一類稱為西洋鵑,簡稱西鵑。
3.按花型分
該分類方法主要針對西鵑,以花型為主、結合花色、葉片等形態特征,將西鵑品種分成10個系列,即紫鳳朝陽系、芙蓉系(四海波系)、珊瑚系、五寶系、王冠系、冷天銀系(仙女舞系)、紫士布系(紫霞迎曉系)、錦系、火焰系及其他品系。
4.按綜合性狀分
根據產地來源、親緣關系、形態習性和觀賞特征,進行逐級篩選,先分成東鵑、毛鵑、西鵑、夏鵑4個類型,然后再將每個類型劃分為幾個組群,最后從組群中分離出各個品種,如西鵑類可分為光葉組、尖葉組、扭葉組、狹葉組、闊葉組等5個組。
 
杜鵑花栽培方法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
播種法:
播種,常綠杜鵑類最好隨采隨播,落葉杜鵑亦可將種子貯藏至翌年春播。氣溫15~20℃度時,約20天出苗。[4]
扦插法:
扦插,一般于5~6月間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插后設棚遮蔭,在溫度25℃左右的條件下,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生根較慢,約需60~70天。
嫁接法:嫁接,西鵑繁殖采用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時間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鵑,成活率達90%以上。
栽培方法
杜鵑花
杜鵑花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后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并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于杜鵑正常生長。栽后踏實,澆水。
杜鵑花光照與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于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 -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于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 -10℃,最低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停止生長。
杜鵑花澆水與施肥
栽植和換土后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后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后則應盆土干透再澆。臺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杜鵑花整形修剪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同類圖片新聞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最新分類信息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新聞頻道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站點地圖
 
97国产社区